网站首页>理论学习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统一性
2025-02-10 10:28:29    来源:西藏日报    阅读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的统一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各民族文化融为一体、即使遭遇重大挫折也牢固凝聚,决定了国土不可分、国家不可乱、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断的共同信念,决定了国家统一永远是中国核心利益的核心,决定了一个坚强统一的国家是各族人民的命运所系。”中华文明的统一性不是历史的偶然,而是文明发展的必然选择。

我国的地理环境为中华文明统一性提供了天然场所。我国东面是汪洋大海,南面是茂密森林,西面是巍峨高原,北面是大漠戈壁,在这样一个独特环境中孕育出了中华文明。这样的地理环境中,人们相互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更加密切,所孕育出来的文化统一性也就更加凸显。我们看到,中华大地各个区域的考古发现之间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中华民族的历史不断演绎出像“茶马互市”这样的经济交流,以及文成公主进藏这样的文化融合。这种地理环境孕育的,不是封闭排他的文明孤岛,而是具有强大向心力的文明引力场。

语言文字的统一是中华文明统一性的重要基石。秦始皇统一文字,使不同方言区的人们能够通过书面文字进行交流。今天推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使中华各民族间的交流更加顺畅。作为表意文字,国家通用文字超越了语音的局限,成为维系中华文明统一的重要纽带,也成为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载体。这种文化认同对维护统一具有重要作用。历史上,无论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大融合,还是元清两代少数民族入主中原,最终都因文化认同而实现了民族融合。这种文化认同的力量,使中华文明能够在多元中保持统一,在统一中包容多元。

民族融合是中华文明统一性的力量源泉。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因为在物质上互通有无,在文化上互相学习,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无论是农耕文化,还是游牧文化、山地文化,都在中华文明的统一性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这种融合不仅没有削弱中华文明的统一性,反而使其更加丰富多彩。各民族在保持自身文化特色的同时,共同认同中华文明的核心价值,形成了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团结统一是福,分裂动荡是祸,是中国人用血的代价换来的宝贵经验教训。”在新时代,我们要继续发扬中华文明统一性的优良传统,以开放包容的胸怀,着力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黄清哲 卢怀科)

责任编辑:仓拉

推荐阅读>>

我区5个试点县(区)城区供暖投入试运行

觉罗数字获西藏首份数据知识产权登记证书

春晚,扎西德勒丨看春晚,在西藏!

《日光之城》入选“2024中国电视剧精选”名单

主办:中共那曲市委员会宣传部
(C)2005—2020那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建立镜像或复制内容|技术支持:西藏传媒集团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藏B2-4-20120003    
nqxww.cn备案号
:藏ICP备2021000324号-1     xznqnews.com备案号:藏ICP备2021000324号-2
那曲市互联网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中心|举报电话:0896-3335415|举报邮箱:xznqjubao@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