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消息 当我们一行人来到巴青县江绵乡坡荣塘村时,70多岁的落珠老人正在自家后院的温室大棚除草。
由于落珠年事已高且膝下无子女,家中除了草场补助及低保金外再无其他收入来源。2015年底,经过驻村工作队和乡政府的摸底调查,在了解到落珠的家庭情况后,决定将他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中,从此,他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
“这段时间,合作社暂时不需要照看,我也能抽出一点时间来打理一下自己的菜园子。”落珠老人告诉记者,“等蔬菜成熟了,我会卖掉一部分,用于自己的日常开支,剩下的自己吃或者送给其他贫困户。”
作为贫困户,落珠老人自给自足靠双手勤劳致富的同时,还帮助其他贫困户,这样的举动获得了邻里的一致好评。
身为贫困户,落珠老人不仅打破“等、靠、要”的思想,还积极了解党和国家一系列惠民政策,在政策扶持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努力奋斗,过上了好日子。
得知合作社有带领贫困户脱贫致富的职责后, 落珠老人将自己辛辛苦苦攒下来的2.5万元全部入股江绵乡8村合作社。
在合作社里,落珠老人虽然年纪较大,但并没有坐享其成,而是力所能及地参与到合作社的日常工作中。“我在合作社中磨的糌粑,乡亲们都很喜欢。”说起来,落珠老人很是自豪,“适量的工作还可以锻炼身体,这样挺好的。”
2017年底,到了合作社分红的时候,落珠老人领到分红10200元,是合作社里领到分红最多的,让全乡的贫困户都羡慕不已。
如今,老人的生活好起来了,脸上的笑容也更加灿烂。今年,他被江绵乡评为“2017年度扶贫领域先进典型”,发言时他说:“现在,我们农牧民的生活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这都得感谢党的好政策。所以,在面对贫困的时候,我们不能‘等、靠、要’,要先从思想上开始脱贫,然后依靠党的好政策和我们的双手过上幸福安稳的生活。”
落珠老人的话简单而质朴,却足以让所有人,尤其是那些还存在“等、靠、要”思想的人振聋发聩。老人的事迹也成为江绵乡的一盏明灯,照亮了所有贫困户勤劳致富的道路。(记者 王晓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