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羌塘人物
一名援藏干部的西藏情缘
2024-08-02 10:14:26    来源:西藏法院    阅读量:

一次援藏行 一生援藏情

1994年,党中央作出对口支援西藏的战略决策

三十年来,沐浴着党的阳光雨露

西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世纪变化

一支又一支精挑细选的高素质法院人才援助队伍

一批又一批雪中送炭的援助资金

如今,正规化的审判法庭,宽敞舒适的办公场所

干净整洁的职工食堂,功能完善的周转房错落分布

各功能区建设合理、有序,整体面貌焕然一新

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充分利用资源

变输血为造血,新技术、新知识、新理念

实现援藏力量和本地队伍的同向发力

主动作为、互动交流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各族干部群众内心深处

想在一起,干在一起

留下了带不走、管长远的援藏成果

全面助力审判质效稳步提升

那曲法院各项事业蓬勃发展

辽那情缘——法院人的援藏三问

微信截图_20240801173234.png

自2022年7月以来,梁恩福从海拔不足100米的沈阳横跨八千里踏上海拔4500米的藏北那曲,开启为期三年的援藏征途。初到高原,高寒缺氧带来的大脑迟钝、胸闷憋气,动辄心慌气短,孤独牵挂带来的思乡之苦、别离双亲,道不尽忠孝两全。“我一直思索:援藏为了什么?在藏干点什么?离藏留下什么?”近两年充实而忙碌的援藏经历似乎已经找到答案——情怀、担当、守望,那曲便是我的第二故乡,法院干警就是我的亲人。

情怀与锤炼 叩问援藏为了什么  

在这里,我看到了祖国山河的神秘壮丽,看到民族团结的融洽和美,也感受着海拔高境界更高的家国情怀。初春连着深秋,剩下的是漫漫严冬。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是那曲气候的真实写照。然而,这里的干部群众,就是有一股子韧劲儿,那曲法院干警为办好每一起案件,他们奔波百余公里穿梭于绵延山路、牧区小道,他们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原整夜蹲守执行,夜里十点多办公室的灯还亮着,他们或奋笔疾书,或一起研究案件,他们用担当诠释“共产党员”的使命,用行动践行“如我在诉”的理念。他们扎根高原数十年如一日的精神境界我感同身受,也让我对这片土地、我的同事和援藏的意义有了新的感悟。家国情怀显忠诚,党性锤炼展担当,为了藏北羌塘的司法事业同步发展,更为推动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市建设付出绵薄之力,在置身工作岗位的那一刻起高原反应带来的不适感和对妻儿老小的愧疚都显得不足为道,我将秉承有一分热便发一分光,做到在西藏在岗在状态。

担当与作为  谱写在藏干点什么

围绕最高院提出的援藏“六结合”,我确定了三年援藏目标定位,力争做提升审判思维方法的传授者、履行监督指导的帮扶者、提升能力素质的带领者,并且通过智力援助实现人才培育,在交往交流交融中越走越近、越走越亲。在那曲中院我分管民事审判工作,近年来,那曲法院不光案件多,疑难复杂案件也多。棘手问题不断,办公室里过来探讨案件的法官络绎不绝,下班后经常为基层法院法官答疑解惑,同时有效利用辽宁法院审判专家这一资源优势,收集梳理相关问题沟通交流,共同解决审判实践一线的“燃眉之急”,梳理分析200多件发改案件的审理报告,研判问题反映出的个性和共性因素,查找短板弱项,实现既解决问题又传授方法;主动办理疑难复杂案件,定期组织召开民专会,引导干警以审助学,以学促审,用先进的审判经验提供新思路、新方法,扎实做好“传帮带”;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作风,与基层干警深入交流,进行有针对性的专项指导和督促,旨在提升一审案件审判质效;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相结合、个案指导与专业培训并重等系列措施建立健全常态化沟通机制,进一步拓展援受法院间的交流,切实增进了解,厚植情谊。

守望与口碑 展望离藏留下什么

时光辗转,岁月如梭,两年时间将近,回首凝望,援藏三年会留下些什么?记忆中是湛蓝如洗的天空,云雾缭绕的雪山,辽阔美丽的草原,色彩斑斓的服饰,雪域高原的豪放。脑海中浮现的是同藏族兄弟姐妹们、在藏干部一起在溪边过林卡的温馨画面;是每一个灯火通明的夜晚伏案工作,研讨案件的忙碌景象;是在藏族同事家里做客,品尝酥油茶、风干肉、糌粑的味道,其中夹杂着藏汉双语的声音,深切感受直爽好客的热情;是法治阳光播撒在藏北高原,普法宣传遍布社区、企业、机关、军营的足迹;是与第二故乡亲人之间的点滴记忆,是和辽宁援藏队友之间的“同居”生活。

微信截图_20240801173251.png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西藏时指出:“援藏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一个崇高精神,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显著优势。缺氧不缺精神,这个精神就是革命理想高于天。你们在高原上,精神是高于高原的。这个事情必须一茬接一茬、一代接一代干下去”。崇高的援藏精神、难忘的援藏岁月、难舍的援藏情谊,是一种守望,是作为辽宁法院系统倾心援藏的守望,是辽宁对那曲深情援助的守望,是民族团结一家亲的守望。我是守望者,更是见证者,从遇见开始,好经验、好作风便开始传承,到离别时,期待留下这份守望,传开这份口碑。援藏使命仍然艰巨,我将征程再启,依旧步履不停,不辱使命,不负韶华。(记者 贾西韦)

责任编辑:向巴次珍

推荐阅读>>

藏式建筑里的文化密码

藏族世居青藏高原,自古以来,从居于岩洞、山洞,逐步住进了帐篷,渐随岁月斗转星移,慢慢居住夯土房屋、石砌房屋和木建房屋等。

今日起!这四省(市)游客可免费游珠峰

​2024年是对口支援西藏三十周年。三十年来,上海市、山东省、吉林省、黑龙江省持续对口支援日喀则。

1029名西部计划西藏专项志愿者抵藏

记者从自治区有关部门获悉,7月24日起,2024届大学生西部计划西藏专项志愿者陆续抵藏报到。

全球最高的风电项目!看清洁能源如何“点亮”西藏

清洁能源产业是西藏的特色优势产业,一大批水电、光伏、风电项目如雨后春笋般建成投产。

主办:中共那曲市委员会宣传部
(C)2005—2020那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建立镜像或复制内容|技术支持:西藏传媒集团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藏B2-4-20120003    
nqxww.cn备案号
:藏ICP备2021000324号-1     xznqnews.com备案号:藏ICP备2021000324号-2
那曲市互联网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中心|举报电话:0896-3335415|举报邮箱:xznqjubao@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