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1日,当最后一组镜头定格,电影《遥远的普若岗日》杀青,剧组百余名演职人员相拥而泣。这部跨越五千公里高原路、挑战人类生理极限的献礼电影,终于为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献上了一份写满深情的答卷。
《遥远的普若岗日》以党的十八大之后的十年为时代背景,讲述了那曲市双湖县高海拔地区各族干部、援藏干部和基层群众,传承弘扬“老西藏精神”“援藏精神”,克服困难、长期坚守、无私奉献,牺牲个人、家庭乃至生命,为广大农牧民群众幸福生活、守护国家生态安全屏障而奋斗的感人故事。
该片以羌塘无人区为舞台,融合个人成长、浪漫爱情、人文地理等叙事内容,呈现极致的藏北自然景观和动人的人物情感,既表现藏北游牧文化的原生态魅力,又赋予其大地与生命的现代性思考。对讲好中国西藏故事、传播好中国西藏声音具有积极意义。
该片是首次深入藏北极高海拔无人区全程实景拍摄的故事影片,平均海拔超过5000米,其中剧组无人区高山摄影组完整环绕普若岗日冰原,最高拍摄地海拔5800米,首次抵达普若岗日北坡源泉河的源头,首次拍摄到普若岗日最大、最壮观的冰舌;还从双湖深入羌塘无人区腹地巴毛穷宗,行程1000多公里,历时8日8夜,遭遇狼群、野牦牛群、淡水困难,拍摄到了许多神奇珍贵的画面。
剧组上下在此次高海拔拍摄中做到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用实际行动致敬和践行了“老西藏精神”,为本次献礼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重点片增添了一份特殊的意义。
据悉,该影片由赵汉唐、蔡宇执导,唐诗逸、阿旺仁青、旺卓措、韩文亮等出演,著名演员佟丽娅、林永健等友情客串,计划9月上映。
【演职人员专访】
联合导演蔡宇:用真实故事叩击生命禁区的心灵震颤
从海拔5000米的藏北无人区到银幕上的光影叙事,赵汉唐、蔡宇用四年时间完成了一场震撼人心的创作远征。这部以双湖县基层干部为原型的电影,不仅开创了高原拍摄新纪录——成为首个在“生命禁区”连续工作45天的剧组,更以95%的真实故事还原,让无名英雄的坚守穿透风雪,直抵人心。
“第一次采访就哭了,他们是用命在守护这片土地。”作为《遥远的普若岗日》联合导演之一,蔡宇回忆起与创作团队深入那曲市高海拔地区的经历,基层干部的故事让所有人泪目。为还原真实,剧组在双湖县创下高原拍摄新标杆:15天宿营帐篷,生活物资全靠高山保障队运输,演员与工作人员在零下30度的暴雪中并肩作战。蔡宇坚持“热爱者入戏”的选角原则,所有表演都在极端环境中淬炼出真实质感。
“普若岗日冰川沉默地守护着高原,而‘遥远’二字,正是基层干部内心的呐喊。”蔡宇如是解读片名,“这不是一首赞歌,而是用真实故事叩击生命禁区的心灵震颤。”当观众透过银幕触摸双湖的苦寒与温情,那些被风雪模糊的面庞终将清晰。
刘光武夫妇:以光影致敬高原守望者
在藏北高原的暴风雪中,《遥远的普若岗日》用镜头镌刻下平凡而伟大的生命诗篇——由演员王家强饰演的基层干部刘光武与“藏二代”演员吴梓希诠释的干部家属。
刘光武的角色原型是无数扎根雪域的干部缩影。王家强为了贴近角色,在海拔5000米的双湖县驻留半月,亲历缺氧与极寒。“第一次意识到氧气如此珍贵。”导演透露,这一角色历经反复打磨,最终成为“灵魂人物”。吴梓希饰演的刘光武妻子,则揭开干部家属的隐忍世界。作为“藏二代”,她对高原既有情感联结,又深知其残酷。当刘光武在冰原上凝视远方,镜头定格的不仅是戏剧冲突,更是千万高原家庭的真实写照……
童小凡:让更多人了解“老西藏精神”
中国歌剧舞剧院青年舞蹈家、国家一级演员唐诗逸在电影《遥远的普若岗日》中饰演应届大学生童小凡,她为追求理想奔赴“人类生存极限试验场”——西藏双湖。这片平均海拔超5000米的生命禁区,空气含氧量不足平原的40%,极端低温达-40℃,剧组需在暴风雪中完成高难度拍摄。
“很巧,我们这部戏的杀青日刚好定在世界冰川日,仿佛冥冥中注定要将这份纯净永恒留存。”唐诗逸说。以前虽曾来到过西藏,但首次挑战在如此极端环境下工作仍让她记忆深刻。她说,在全心全意拍摄时不觉得辛苦,在杀青仪式上观看花絮片段时,会被每一位剧组人员的付出和努力深深打动,过往一幕幕闪现令人泪目。
唐诗逸希望,待电影上映后有更多人走进电影院,通过《遥远的普若岗日》了解“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老西藏精神”,透过银幕直抵人心。
洛桑:与角色“同频共振”完美融合
西藏自治区话剧团演员阿旺仁青在电影《遥远的普若岗日》中饰演的本地干部洛桑,是角色与演员生命经验的深度共鸣。同为牧民之子,阿旺仁青将自身狂野自由的性格注入角色,赋予洛桑鲜活的生命力。“语言习惯、生活细节必须真实,否则就是对观众的误导。”为贴近人物,他深入双湖县采风,与牧民同吃同住,将生活点滴融入表演。
同时,双湖县的苍茫天地,更点燃了阿旺仁青的原始野性。“站在普若岗日冰川下,感觉心胸被撕开一道口子,野性被彻底唤醒。”他说,这片土地教会他何为坚守,而洛桑的故事,正是高原人用生命书写的答案。
拉姆:高原上绽放的美丽“雪莲花”
在《遥远的普若岗日》中,旺卓措饰演的基层医疗工作者拉姆,如高原雪莲花般在双湖县倔强绽放。这位拉萨姑娘扎根苦寒之地,以医者仁心托举生命,成为影片最动人的诗意注脚。
旺卓措的表演精准捕捉了角色的双重性:柔韧如拉萨河畔的垂柳,坚韧似雪域岩缝的青松。她以颤抖的睫毛传递生死瞬间的敬畏,用佝偻的身影刻画高原坚守的日常。拉姆不仅是叙事支点,更以自身经历折射高原工作者的精神淬炼——在漏雨的乡卫生院接生牧区新生命,于暴雪夜骑马巡诊百里牧区,每个细节都成为医者仁心的具象化表达。
为贴近角色,旺卓措深入双湖采风,被当地人的坚守深深触动:“蔬菜店老板被领导苦留的瞬间,让我触摸到高原人对生活的滚烫热爱。”当她在暴风雪中托起啼哭的婴儿,当她在缺氧帐篷里为老人输液,旺卓措用克制的肢体语言与微表情,让“坚守”二字在雪域高原绽放出最动人的光芒。
■新闻+
佟丽娅官宣:
成为西藏冰川 保护宣传使者
3月21日是首个世界冰川日。当天,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在海外社交媒体平台发布了一条短视频,集中展示了壮观的西藏冰川。一时之间,话题#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向世界推介西藏冰川#冲上新浪微博热搜第三。
当天,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献礼电影《遥远的普若岗日》在拉萨举行杀青仪式,徐柏青、佟丽娅、唐诗逸成为“西藏冰川保护宣传使者”。佟丽娅发文称,“在首个世界冰川日,我荣幸地成为了西藏冰川保护的宣传使者。每一片冰川,都是大自然的馈赠,让我们一起努力保护它们,让生命之源永不枯竭。”
【结语】
小凡、洛桑、刘光武、拉姆……
这些角色质朴平凡,却在极端环境中自然生长出震撼人心的力量。
当镜头掠过普若岗日冰川的幽蓝,观众看到的不仅是自然奇观,也读懂了什么是“西藏的奇迹”。文/记者 赵越 图/记者 桑旦欧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