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理论学习
汲取藏文典籍力量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2024-08-19 10:01:49    来源:西藏日报    阅读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藏文典籍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绩,相关部门积极开展抢救性保护,深度开展整理、翻译、数字化加工等工作,推动藏族优秀传统文化得到有效传承和弘扬。已颁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古籍保护工作的意见》《关于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等重要文件,为发挥藏文典籍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作用指明了前进方向。

从藏文典籍中汲取国家认同之力。元朝以来中央政府赐封西藏地方政府的用藏文、汉文等书写的印信文书,有力证明了西藏自古以来就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成书于元末明初的《雅隆尊者教法史》《红史》较早地叙述了中原、西夏、西藏等地的历史,蕴含了强烈的地理大一统观念;《佛历表》《如意宝树史》等不间断地记载中原政权变更,体现了当时统治西藏的地方首领对中央政权的政治认同和祖国认同。这些古籍内容真实地反映了中华民族多民族的形成过程,说明自元朝开始藏族先民已形成对统一国家的认同。正因为如此,典籍工作者要深入挖掘西藏文化典籍中国家认同相关的内容,从中汲取新时代内涵,增强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助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从藏文典籍中汲取民族团结之力。大量藏文典籍展现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生动事实。《汉藏史集》载,“什巴之王子丁格,生有三子,分为汉、藏、蒙古”,体现了藏族史学家对汉、藏、蒙古族同源说的深刻认同;甘青川古藏文典籍在内容上与普米族、纳西族的典籍文献存在相似之处,进一步体现了各民族文化间的紧密联系;藏医名著《月王药诊》记录的诊脉、验尿、用药等医学实践,尤其是医学理论方面,与中医内容高度相似,彰显了汉藏医学文化的深度融合;《丹噶目录》详细记录了三十四种汉译藏佛经,这不仅是佛教文化传播的见证,也是汉藏佛教文化交流互鉴的实证;《土观宗派源流》记载了苯教与道教之间的交流与对话,展现了不同宗教文化间的包容与融合。因此,应深入整理反映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藏族典籍文献,挖掘弘扬蕴含其中的民族团结进步思想,引导各族群众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从藏文典籍中汲取文化传承之力。藏文《大藏经》蕴含了天文、历法、医学等多方面的科技知识;《历算综论》《白琉璃》等记载了藏族天文历法;《四部医典》以吐蕃医学为基础,融合中原等地医学知识,详细阐述了藏医药学的独特理论体系与治疗方法;《晶珠本草》等医药典籍记载了药物的性味、功效及用法,对后世医药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格萨(斯)尔》等文学典籍中,不乏藏族人民勤劳耕作、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动画卷;《西藏王统记》中载录了藏族从游牧生活向农耕生活的转变过程,以及农耕技术的发展和普及。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历史和文化的承载者,更是中华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源泉。我们亟须深度整理研究藏族文化典籍中的古代科技思想、医籍精华以及农耕文明等优秀成果,以服务新时代科技创新、医药传承、乡村振兴,助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总而言之,藏文典籍作为中华文明的组成部分,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文化滋养,其中凝聚着国家认同、民族团结的力量,传承着千年文化,激发着现代创新。新时代要加快民族典籍的保护整理和转化利用,从中汲取力量,让书写在其中的文字活起来,让其真正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资源。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YJAZH139);西藏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专项资金项目(课题编号:22CXW02)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西藏民族大学)

责任编辑:仓拉

推荐阅读>>

新华社消息|30年近1.2万名干部人才进藏支援西藏建设

中央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办公室、...

更好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不断推动从“解决一个问题”向“解决一类问题”延伸。

西藏首个清洁能源装备制造基地投产

进一步推动清洁能源装备产业园制造基地规模化、品牌化、特色化的进程,助力清洁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努力增强我区产业链的韧...

我区自治区级众创空间达34家

这些活动不仅促进了创业者之间的交流与碰撞,更为他们搭建了与技术、资本对接的桥梁,累计实现558次导师对接与技术支撑服务。

主办:中共那曲市委员会宣传部
(C)2005—2020那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建立镜像或复制内容|技术支持:西藏传媒集团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藏B2-4-20120003    
nqxww.cn备案号
:藏ICP备2021000324号-1     xznqnews.com备案号:藏ICP备2021000324号-2
那曲市互联网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中心|举报电话:0896-3335415|举报邮箱:xznqjubao@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