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央视7套军事频道《正午国防军事》栏目播发专题报道《西藏首批“驻校教官”上岗!》,深度聚焦那曲市色尼区将退役军人管理与学校教育创新融合的实践探索。作为西藏自治区首个推行“驻校教官”制度的试点地区,色尼区以“让军人荣耀在校园延续、让国防教育从娃娃扎根”为目标,开创了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与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双赢新局面。
图为央视7套军事频道《正午国防军事》栏目播发专题报道《西藏首批“驻校教官”上岗!》截图
2024年,色尼区教育局联合区人武部、区退役军人事务局,从百余名那曲籍退役军人中选拔出13名政治过硬、军事素质突出的优秀代表,经岗前集训后入驻7所中小学及幼儿园。这些“兵教师”肩负国防教育辅导员、行为规范教官、思政课讲师三重职责,将部队标准化管理融入校园日常:从国旗护卫队“踢正步升国旗”的庄严仪式,到宿舍内务“豆腐块”的精准教学;从防空疏散演练的90秒全员撤离,到“饭前一支军歌”的士气养成,军营作风与校园文化碰撞出独特育人火花。
试点推行以来,色尼区通过“五共五固”军地基层党组织共建机制和“双共”奋进队建设机制,实现学校与部队资源共享、人才共育。数据显示,驻校班级学生纪律意识提升,家长们纷纷反馈孩子们自理能力显著增强。更令人振奋的是,在“兵教师”言传身教下,逾300名学生主动递交“未来参军志愿书”,国防教育从课堂延伸到人生理想。正如央视报道所言,色尼区以“迷彩育人”实践,为边疆民族地区探索出了一条退役军人作用发挥与青少年价值观塑造有机统一的创新路径。